坚持“房住不炒” 推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住不炒” 推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北京市本年度第四批次商品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工作圆满完成
导 读
今日,北京市本年度第四批次商品住宅供地工作圆满完成,6宗地全部顺利成交,用地规模约15公顷,地上建筑规模约32万平方米,土地出让价款约135亿元。
北京第四批次供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人民至上宗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奋进姿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稳妥推进商品住宅用地供应。
以需定供,合理布局,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商品住宅供地始终秉承满足人民群众合理住房需求的原则,不断提升购房人满意度。本次供应宗地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未来可着力满足居民生活、工作需要。同时本年度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住用地供应力度,从年内已成交供地项目看,超六成项目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专家认为,北京从商品住宅供地端推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加强轨道与城市建设时序协同及站点周边城市功能多元复合,推动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融合发展,全面落实了“城市跟着轨道走”的发展要求。购房人认为,项目周边丰富的配套资源、便捷的出行条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缓解了出行压力,提升了对未来住宅的期望值。
推进“三保”工作,设置竞现房销售面积方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大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北京土地市场切实履行政府责任,自2021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起采取竞现房销售面积方式,并结合实际效果不断推广,本次所有项目均设置此环节,且有3宗项目竞出现房销售面积。据统计,自集中供地以来供应项目中已实现现房销售面积约 27万平方米。现房项目充分考虑了未来企业资金回笼周期,在设置住房品质要求的前提下,预留了充足的利润空间,真实可见的房源提升购房安全感,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北京市贯彻经济、绿色的建筑方针,继续坚持基本品质保障要求和高标准住宅建设标准的住房品质保障“多管齐下”,实施住宅高标准建设,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太阳能光伏或光热系统等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同时鼓励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推进从“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方向转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首善之都。
以首善标准服务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北京土地市场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导向,不断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从2021年底开始,采用预申请公告的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布地块信息,地块周边市政材料及市政建设计划随预公告一并公布。与此同时,北京加强供地事前事后全方位服务,出让时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将交通、水土保持、防洪、考古勘探等各类评估评价结果清单纳入土地供应招拍挂文件向社会公示,供地后加强手续审批统筹,提升审批效率,切实从“企业跑”向“政府干”转变。企业对此纷纷表示认同,认为北京信息发布及时全面,土地市场公开透明,竞买规则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企业在京投资信心更加坚定。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北京土地市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通过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采取有力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保障了土地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从成交情况看,北京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态度坚决,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实际行动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今日成交结果如下:
1.朝阳区平房乡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一期)PF-44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约1.96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4.9万平方米,最终由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工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以25.53亿元及竞报现房销售面积10000平方米竞得,成交楼面地价52092元/平方米。
2.朝阳区平房乡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一期)PF-45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约1.87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4.67万平方米,最终由北京三元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4.38亿元及竞报现房销售面积10000平方米竞得,成交楼面地价52202元/平方米。
3.朝阳区崔各庄乡奶西村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29-321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约3.19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7.09万平方米,最终由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32.315亿元及竞报现房销售面积35000平方米竞得,成交楼面地价45601元/平方米。
4.石景山区老古城综合改造土地一级开发项目1608-626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面积约3.06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7.08万平方米,最终由北京中海地产有限公司以28.4亿元竞得,成交楼面地价40116元/平方米。
本内容由储备中心提供
落实新时代宏伟蓝图 开发重大文旅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掀起学习热潮,引导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
近年来,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集团正在全速推进防城港白沙湾·国际自然医学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桂平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冠岭与涠洲岛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同时,整合优化全区文旅康养资源,升级改造桂林猫儿山、三江程阳八寨、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带等重点文旅项目,优化全区房车露营地布局,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宜居康寿”广西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全面打造医疗产业、养老服务、健康管理、自然医学、医工商业等大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南宁明安医院,不断提升贵港东晖医院和百色平果铝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筹建广西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以中医药、壮瑶医药为基础,加大对大健康产品服务的开发。积极与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医、康、养、健、智、学六位一体的健康旅游产业链,全力推动“宜居康寿”广西建设。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打造文旅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已完成桂林猫儿山、阳朔河畔(山畔)酒店、大新德天老木棉、靖西通灵大峡谷、桂平西山泉等多个优质文旅项目的投资并购,下一步将持续整合全区文旅康养资源。同时,打造完善“一键游广西”项目,与携程、腾讯等紧密合作,完善“一云一池三平台”功能,不断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充分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元宇宙文旅生态体系,助推广西打造智慧旅游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将集团打造成为“康养引领者、文旅新标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
(容贤标 作者系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