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提振消费信心******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⑫】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1月1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明珠商厦,红彤彤的灯笼、中国结和福字等将商场装扮得红红火火,各大柜台前的顾客络绎不绝。连日来,河北各地各部门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采取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消费增长。
年终岁末,石家庄启动购物节暨首届特色街区购物节系列活动。市、县两级政府投入1.041亿元资金,以发放消费券或补贴等形式开展促销。自购物节启动以来,石家庄市各大商圈人气逐步回升。
邢台市依托元旦、春节消费旺季,举办“幸福河北欢乐购”消费促进活动,组织家电企业开展家电嘉年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让利促销活动;同时,组织电商企业开展“线上购物节”“区域(特色)网购节”“网上年货节”等促销活动。
为进一步发展新型消费,促进传统商贸转型升级,河北省直播电商节于2022年12月23日启动。活动期间,河北省商务厅组织头部电商平台开通以“2022年河北直播电商节”命名的专页、专区、专项活动,在话题流量和页面展现方面给予支持。
河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开展网上年货节、特色产品展等系列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鼓励各地市继续发放零售业、餐饮、文旅、住宿、体育等领域消费券。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开展家用新车促销、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等促消费活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鼓励商圈、步行街、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优化消费平台载体,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4日 01版)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开展烟花爆竹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消费,营造欢乐、祥和、平安节日氛围,吉林省市场监管厅突出“四个加强”,在全省范围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强化烟花爆竹、危化品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督导检查
由厅领导带队组成督导检查组,深入全省各地督促属地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督查工作,确保安全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决消除盲点,不留死角、不打折扣落实监管责任。在督促辖区内相关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础上,指导企业深入自查,建立质量问题约谈和处理督导机制,压实属地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查处无出厂检验证明、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等重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强化整改落实。
加强源头监管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危险化学品企业,精准梳理排查所辖企业状况,采取“监管人员+技术专家”模式,全覆盖落实溶解乙炔、工业过氧化氢等10类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危险化学品获证企业现场监督检查。以持续保持获证条件为重点,重点检查关键原材料、生产过程、出厂检查等关键质量控制点是否到位,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深入调查生产企业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及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
加强质量抽查
全省部署开展烟花爆竹、成品油等产品专项监督抽查800批次,抽查区域覆盖全省各地,重点抽检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对产品标识、火药量、燃烧性能、抗爆指数、硫含量等安全指标进行重点检测。对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结果处理,加大执法力度,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加强对非医用口罩、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防疫用品和涉及民生安全用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查处无 CCC认证证书、无出厂检验证明等违法问题。
加强隐患整改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认真梳理以往监管信息,以危化品、危化品车载常压罐体、电线电缆、建筑用钢筋、水泥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为重点,针对近两年发现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反复查”工作。深化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工作,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责任义务,自觉扛起消除风险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打通企业整改、消除隐患“最后一公里”,防止已处置的风险隐患死灰复燃,实现防范增量风险、严控变量风险的目标。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刘赜瑞
图片来源:吉林省市场监管厅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